东大19秋学期《工业通风与除尘Ⅰ》在线平时作业3
【奥鹏】[东北大学]19秋学期《工业通风与除尘Ⅰ》在线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排风口的位置应根据生产设备的工作特点及含尘气流的运动规律确定,排风口应设在罩内压力 的部位。
A、最高
B、最低
C、适中
D、较小
正确答案:
第2题,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即含尘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 ,另一种是颗粒浓度。
A、ppm
B、质量浓度
C、体积浓度
D、分散度
正确答案:
第3题,电除尘器是利用电场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设备,对粒径 的尘粒,效率可达98%~99%。
A、2
B、5
C、10
D、1~2
正确答案:
第4题,对于热过程的通风柜,应将吸风口布设在通风柜的 ,才能有效地控制有害物。
A、上部
B、下部
C、中间
D、上下均可
正确答案:
第5题,所谓 就是合理地布置送、排风口的位置、分配风量以及选用风口形式,以便用最小的通风量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A、通风方法
B、局部通风
C、气流组织
D、全面通风
正确答案:
第6题,当管段内空气流速不变时,风管的阻力是由降低空气的 来克服的。
A、动压
B、静压
C、温度
D、流量
正确答案:
第7题,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即含尘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质量浓度,另一种是 。
A、颗粒浓度
B、ppm
C、体积浓度
D、分散度
正确答案:
第8题,风机吸入段的全压和静压均为 ,风机压出段的全压和静压一般情况下均是 。
A、正值正值
B、正值负值
C、负值正值
D、负值 负值
正确答案:
第9题,为防止电晕闭塞现象的发生,处理含尘浓度较高的气体时,必须采取措施。气体的含尘浓度超过 时,必须设置预净化设备。
A、20g/m3
B、30g/m3
C、50g/m3
D、80g/m3
正确答案:
第10题,民用建筑大门空气幕常采用的形式是 。
A、单侧送式空气幕
B、上送式空气幕
C、下送式空气幕
D、双侧送式空气幕
正确答案:
第11题,除尘风管应尽可能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最好大于30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2题,气体在管道内的流速、流量与大气压力、气流温度无关,所以不必给出气流温度,大气压力。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3题,为了保证各送排风管达到预期的风量,两并联支管的阻力必须保持平衡,设计时,除尘系统两支管的阻力差应不超过15%。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4题,粉尘的密度分为真密度和容积密度两种,研究单个粉尘在空气中的运动时应用容积密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5题,进风口处室外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不应大于室内作业地点最高允许浓度的30%。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6题,当车间中同时放散数种有害物时,全面通风量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容许浓度所需的空气量的总和计算。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7题,人体的对流散热取决于空气的湿度和流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8题,事故排风必须的排风量应由经常使用的排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保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9题,水泥尘可选用湿式除尘器收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0题,粉尘粒径越大,对人体的危害也越大。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1题,粉尘的比电阻是随其所处的状态(烟气温度、湿度、成分等)而变化的,因此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应尽可能模拟现场实际的烟气条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2题,管道中气体含尘浓度的确定目的主要是测定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检查排入大气中粉尘的浓度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3题,通风房间中,无论采用何种通风方式,进入室内的空气量应和排出的空气量保持相等,即通风房间的空气量要保持平衡。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4题,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生产设备不能密闭时,可把排风罩设在有害无源附近,将有害物接收到罩内。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5题,柜式排风罩内发热量大,采用自然排风时,其最小排风量是按中和面高度不高于排风柜工作孔上缘确定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6题,局部排风系统需要的风量小、效果好,设计时应优先考虑。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7题,一般通风房间的气流组织有多种方式,设计时要根据有害物源的位置、工人操作位置、有害物性质及浓度分布等具体情况确定。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8题,局部阻力系数均为正值。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9题,对于厂房高度不大于15m,室内散热源比较均匀,而且散热量大于116W/m2时,可用温度梯度法计算排风温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0题,有害蒸汽和气体的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质量浓度,另一种是数量浓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