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19年9月作业考核B(答案)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本科)》19年9月作业考核B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以下种群调节的因素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A、干旱
B、种群内的攻击行为
C、病害
D、食物供应
第2题,生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这称为
A、温差
B、积温
C、基础温度
D、温度三基点
第3题,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则:
A、占据的生态位越少,对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
B、占据的生态位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
C、占据的生态位越少,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占据的生态位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第4题,在种群的增长模型dNdt=rN (K-NK)中,dNdt是指
A、种群的起始大小
B、种群增长率
C、时间(代数)
D、种群的周期增长率
第5题,用种群的增长模型dNdt=rN (K-NK)所绘出的图为
A、J型不连续散点
B、J型的连续曲线
C、S型不连续散点
D、S型的连续曲线
第6题,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
A、草鱼
B、食用菌
C、山羊
D、小麦
第7题,在无光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不能形成正常的形态,表现出叶绿素缺少,叶片畸形,节间过长的现象,即是
A、黑雾现象
B、豆芽现象
C、黄化现象
D、窘迫现象
第8题,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个生物种的个体总数,即是
A、种群密度
B、种群大小
C、生态位
D、生境
第9题,有关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干旱少雨
B、水土流失严重
C、农田生产力高
D、出产优质苹果
第10题,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
A、群落效应
B、边缘效应
C、邻接效应
D、衰减效应
第11题,种群的不规则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的不稳定性
B、生物种类的繁殖常数
C、种群增长率最高
D、种群增长有周期性
第12题,以下人类的疾病中,最能体现出“密度制约”的是
A、扭伤
B、糖尿病
C、癌症
D、流感
第13题,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出现,出现了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
A、群落波动
B、群落效应
C、群落演替
D、群落优势
第14题,有关太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水稻主产区
B、土壤主要是水稻土
C、不产小麦
D、洪涝灾害加剧
第15题,在一大段河滩上,有一些小水洼,小水洼里有黑斑蛙的蝌蚪。有关蝌蚪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蝌蚪的数量除以河滩的面积就是蝌蚪的粗密度
B、蝌蚪的数量除以水洼的面积就是蝌蚪的粗密度
C、蝌蚪的数量除以其他动物的数量就是蝌蚪的生态密度
D、蝌蚪的数量除以小鱼的数量就是蝌蚪的生态密度
第16题,“禾苗——田鼠——黄鼠狼”这条食物链属于:
A、捕食食物链
B、腐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竞争食物链
第17题,在种群的增长模型 dNdt=rN (K-NK)中,K是指
A、种群的起始大小
B、种群增长的极限
C、时间(代数)
D、种群的周期增长率
第18题,蜜蜂和白蚁,所发生的集群行为属于
A、暂时性集群
B、季节性集群
C、稳定性集群
D、非集群
第19题,在群落中地位、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
A、常见种
B、偶见种
C、生态优势种
D、伴生种
第20题,以集群为生活方式的种群对其空间资源的利用方式,称为
A、分散利用
B、共同利用
C、相互抑制
D、递减
第21题,以下情况中属于“迁移”的是
A、雄性小狮子长大了,妈妈将它赶出了群体
B、蜜蜂群产生了一个新“蜂后”,它带领着一群工蜂去新的地方安家
C、柳絮飞到较远的地方发芽
D、真菌的孢子被弹射到较远的地方萌发
,B
第22题,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来源是
A、植物残体
B、动物残体
C、动物粪便
D、石油
,B,C
第23题,在干旱地区的一座高山,随着海拔的升高,会发生
A、温度逐渐下降
B、湿度逐渐上升
C、群落越来越低
D、植物越来越少
,B
第24题,我国的淡水养殖鱼类主要是
A、鳙鱼
B、草鱼
C、带鱼
D、黄花鱼
,B
第25题,以下情况中属于“扩散”的是
A、雄性小狮子长大了,妈妈将它赶出了群体
B、蜜蜂群产生了一个新“蜂后”,它带领着一群工蜂去新的地方安家
C、柳絮飞到较远的地方发芽
D、真菌的孢子被弹射到较远的地方萌发
,D
第26题,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农业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高于自然生态系统
B、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C、农业生态系统对地球没有生态贡献
D、农业生态系统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B
第27题,生态系统中,主要来自土壤的养分包括
A、磷钾
B、钙镁
C、铁锰
D、硼锌
,B,C,D
第28题,我国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A、全部由禾本科植物构成
B、有多年生半灌木
C、有小灌木
D、全部由大戟科植物构成
,C
第29题,种群密度过高时,一部分个体向外迁移,这部分个体往往是
A、新成长的个体
B、种群中没有圈定领域的个体
C、较弱的个体
D、头领
,B,C
第30题,在湿润地区的一座高山,随着海拔的升高,会发生
A、温度明显下降
B、湿度明显下降
C、土壤明显下降
D、光照强度明显上升
,D
第31题,直立水生植物又叫挺水植物。
T、对
F、错
第32题,岩石上开始的演替,拓荒者一般是草本植物。
T、对
F、错
第33题,很多植物果实成熟时变成红色或散发出香味,它和吃它的动物是非共生性互利关系。
T、对
F、错
第34题,地衣植物之所以能够成为旱生演替中的“拓荒者”,是因为它们的真菌部分能吸收水分并腐蚀岩石,而藻类部分能光合作用获得能量。
T、对
F、错
第35题,现在在我国污染的淡水水体中,常见水葫芦、水白菜等漂浮植物。
T、对
F、错
第36题,2个群落之间的区域,或2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区域,叫做生态交错区。
T、对
F、错
第37题,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之间,其生态位重叠程度越小,相互的竞争也越弱。
T、对
F、错
第38题,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对环境要求很相似的两个物种大都不能长期共存,因食物、阳光等其他的生活资源而竞争,迟早会导致竞争力弱的物种部分灭亡或被取代,这种现象就是竞争排斥原理。
T、对
F、错
第39题,互利共生关系的两个种群,分别帮对方扩大了生态位。
T、对
F、错
第40题,蜜蜂集群生活使蜂巢内的温度较高,有利于蜜蜂幼虫的生活。
T、对
F、错
第41题,评价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需要评价生态系统的哪些方面的价值?
正确答案:
第42题,什么是化感作用?举例说明我们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如何利用化感作用?举例说明我们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如何避免化感作用?
正确答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