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20年3月补考《中国法制史》考核作业(答案)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Id# J4 O0 ^
_中国法制史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1) B 卷
学习中心: 院校学号: 姓名
0 n, G. C& }$ C- S- a" E7 k
(共 5 页)
总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得分 4 z; }4 s5 F9 O3 y8 O+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1、古籍中“神农无制令而民从”的说法反映的是( )。
A.上古帝王在民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因而不恃法令 3 X8 M' s& d$ n+ \- U% B
B.处于原始氏族部落阶段的人们头脑简单,只知服从部落首领的命令 % n9 S% d4 r! Y* p/ ^Rz
C.无论何种意义上的法律在原始氏族社会均不存在,因为当时根本不需要法律 D.原始氏族社会还不具备产生国家法的条件,因而当时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规则是习惯法6 K' z) N& m* h; L, P6 x9 K/ I
2、西周法制的指导思想是( )。 ' x. s7 e" \: ~: ]& y: q, T' H8 E. M
A.“刑名从商” B.“听命于神” 1 d7 _s: N2 [& i
C.“敬天保民” D.“明德慎罚”- g: _- F; v1 L8 T; a$ y2 w% t& n
3、在中国法制史上“改法为律”者是( )。
A.李悝 B.商鞅 C.韩非 D.吴起 ! s7 H# C! y8 }+ G* L
4、秦汉时期,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 )。 6 A, a: X& @+ ~" e
A.大司寇 B.廷尉 C.大理寺 D.刑部
5、以下哪一部法典把《汉律》中的《具律》改为《刑名》,首次冠于律首,改变了过去具有总则性质的内容“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的状况,使法典体例更为科学合理。( ) 3 x8 M( `6 oX. {8 j4 Z
A.曹魏《新律》 B.晋《泰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6、唐律中规定,“杀一家非死罪三人,杀人而支解之”的情形构成( )。
A.不义罪 B.不道罪 C.不睦罪 D.恶逆罪
7、宋代笔记《挥尘录》载一案例:张逸,字天隐,郑州人。登进士。初尝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蜀人谙其民风。华阳县乡长杀人,诬道旁者,县吏受财,狱具,乃令杀人者守囚。逸曰:“囚色冤,守者气不直,岂守者杀人乎?”囚始敢言,而守者果服,立诛之。蜀人以为神。本案中张逸运用了下列哪一种断案方法?( ) " N1 ]5 [, i4 Y- g% j
A.《春秋》决狱 B.“五听” C.钩距法 D.众证定罪
8、为防止臣下结党营私,明律专门设立( )罪名。 ) V( R7 V% a. k
A.“谋叛” B.“奸党” C.“盗贼窝主” D.“谋反”
9、复核各省死刑案件的制度在清朝是( )。 ( Q. B7 H9 B6 {5 C9 O7 N
A.朝审 B.秋审 C.热审 D.圆审3 Z- g& b: q' y7 j) Z3 ]/ e) M
10、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贿选宪法”公布于以下哪个时期?( )
A.袁世凯任总统时 B.黎元洪任总统时 : ci% ~/ O% Ev. V
C.曹锟任总统时 D.段祺瑞任执政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p0 K1 R7 Q1 S* f
1、中国法律的起源可以概括为( )。 4 _& J7 Z5 Z: c8 a. `. T# y" F
A.圣人创制 B.上帝启示 C.刑起于兵 D.礼源于祭祀
2、西周时期,丈夫把妻子赶出家门的七种理由即“七出”,包括( )。
A.恶疾 B.盗窃 C.无子 D.口舌! l, k- X7 s2 m2 O3 }
3、关于商鞅变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H: y2 s9 q; R4 \$ \! m# M
A.商鞅改法为律,所制定之秦律是以魏国《法经》为蓝本的
B.商鞅在秦国推行什伍连坐,强化了社会治安保障 . ^. \* N3 u4 G/ n
C.商鞅的“法治”主要体现为刑治,即轻罪轻刑、重罪重刑 2 g1 [7 o2 V! X- o7 T: y; O- s, F' Z
D.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富强,为后来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4、自汉代以降,历代相沿有“秋冬行刑”的制度和做法,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秋冬行刑”是“《春秋》决狱”的产物
B.依据律法,不是所有的刑罚都必须在秋、冬季节执行
C.“秋冬行刑”制度的确立源于“天人感应”理论
D.明清律中的“朝审”、“秋审”制度亦溯源于此 - y$ j( a; @7 {
5、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发生了许多发展变化,对后世法律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哪些表述正确揭示了这些发展变化?( )
A.《北齐律》共12篇,首先将“刑名”与“法例”合为“名例律”一篇
B.《魏律》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
C.《北周律》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
D.《北魏律》与《陈律》正式确立了“官当”制度 1 x( c* vL0 `& j) m
6、关于《永徽律疏》,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是唐太宗在位时制定的
B.《永徽律疏》首次确立了“十恶”即“重罪十条”制度
C.《永徽律疏》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做了精确的解释,而且尽可能以儒家经典为根据
D.《永徽律疏》是对《贞观律》的解释,在中国立法史上的地位不如《贞观律》& A3 }2 u; F6 |6 u3 [8 V
7、关于宋代的“折杖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折杖法”为宋太祖所创,其初衷是为了改变五代以来刑罚严苛的弊端 1 ^2 D' n4 L- [9 \0 {! Y
B.依“折杖法”,五刑笞、杖、徒、流、死均可以折换成一定数量的杖罚 2 U1 e# \4 F/ _8 I% U/ f. [; o
C.“折杖法”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 9 z; N, I' R! A
D.“折杖法”对反逆、强盗等重罪不适用
8、明朝的( )合称三法司。 L6 X* X) a' [
A.刑部 B.大理寺 C.御史台 D.都察院
9、清代秋审大典中,经过复核的囚犯被分为哪几类? ( )
A.情实 B.可矜 C.缓决 D.留养
10、关于中国古代诉讼、审判制度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d# `9 c2 I' L3 P$ y/ b
A.西周时期“听讼”为审理民事案件,“断狱”为审理刑事案件 - y; f& o+ b& bc: c) j: ~
B.唐代县以下乡官、里正对犯罪案件具有纠举责任,对轻微犯罪与民事案件具有调解处理的权力
C.明代的大审是一种会审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
D.清末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三、判断题(每题1分,合计10分)
1、古代文献中有“禹刑”、“汤刑”的说法,“禹刑”是大禹制定的刑罚,“汤刑”是成汤制定的刑罚。( ). _; j9 j) z* s2 P
2、周人提出“以德配天”的政法思想,“以德配天”的“天”是指自然之天。( )( aa, x( Y( Oj- Y- s
3、秦汉时期的刑罚体系中斩趾刑分为斩左趾和斩右趾,二者轻重相捋,并无轩轾。( )
4、汉朝完全继承了秦朝的法家路线和政法制度,所以有“汉承秦制”的说法。( )- U, o2 N4 O' G& b+ J3 r
5、“八议”制度公开而明确地赋予贵族官僚以司法特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的不平等性,也破坏了法制的统一。( )
6、唐代的保辜制度与现代保险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视为保险制度的前身。( )9 p4 Z/ N# g8 t3 m+ c
7、宋代民间买卖田地房产,所签订之契约有红契、白契之分,因颜色不同而得名。( )
8、明律以唐、宋律为基础,但“重其轻罪,轻其重罪”,因而被后世誉为“得古今之平”。( )/ p) b/ W+ {9 B- D7 E) d! W
9、有清一代中央三法司的分工为,刑部主审判,都察院监察,大理寺复核,但实际上刑部权重,院、寺无司法审判实权。( ) 8 W* g6 m, }; Y/ D+ c; g. n8 s8 V, A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顺应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潮流,确认中华民国的政体为总统制。(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合计30分)
1、如何评价法律儒家化?' M! e. R+ Q6 ~, ~5 {
: W/ \$ G2 v4 S. E9 m9 U1 O
+ t0 w* j; ?; @
: F9 \$ u* I5 S7 i3 I) |1 @~
! N. Z% ^- Y- Y( t9 C0 o
; a- R( t% `! E9 ?2 W3 _: z! K
( {# y$ d$ w* r1 L; q
4 Q4 H' f( @; w; r
4 M& L' h0 ?4 y. y/ kE
0 T. e& }6 V, g* Y0 e
2、简述“八议”的内容和历史影响; \! `. c; s5 u) A9 b0 \
5 W1 c2 M+ x- c4 b, K" \4 ]
( H/ j' K5 E9 P
7 v& ]3 ^+ W2 D/ U1 l6 p
$ `/ b$ W. n3 B/ V
2 a6 r1 m+ y3 _# h& b
* @) s5 s: x( wE" g0 Y, A
% J# t) q{; G- z4 x& A
& r/ }/ K7 v, H( a! J
- |% g) X/ N. t: l7 ?6 c
& }/ T' N9 I; O0 Q; H7 w) O4 b& r
3、评价唐律的成就和历史影响0 z6 M1 e3 i4 j! B; I6 A4 R
7 F3 e& N1 _, h: p
7 P3 R1 ~# `1 O. x
/ z7 q6 e- |; }( T
% a& M* @6 A\7 O: Z
( k9 Z& b- a- F% I' m; F# ^4 g
. C( `" |3 |6 V2 v4 [0 U, o
五、材料分析题(20分), ]( h: y7 o( G9 g! Y
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云:“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
问题:董仲舒这段话的主旨是什么?对中国古代法律有何影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