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季地大《环境资源保护法》在线作业二
【奥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大《环境资源保护法》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什么文件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现状评价书
第2题,《水污染防治法》不使用于( )的污染治理
A、江河
B、海洋
C、湖泊
D、水库
第3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
A、故意
B、过失
C、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
D、违法行为
第4题,关于境外废弃物的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境外的废弃物可以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
B、境外的废弃物经审批后可以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
C、禁止为了倾倒的目的,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送废弃物
D、经审批,为了倾倒的目的,可以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送废弃物
第5题,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仅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一具体法律
B、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
C、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
D、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内容涉及到对该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
第6题,根据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名录》,把我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
A、珍稀种,濒危种,稀有种
B、濒危种, 稀有种,渐危种
C、珍稀种,稀有种,普遍种
D、濒危种,渐危种,普遍种
第7题,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管理制度是()。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许可证制度
C、征收排污费和自然资源补偿费制度
D、经济刺激制度
第8题,谁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A、国务院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
第9题,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行政复议不服的,诉讼时效为
A、15天
B、30天
C、2个月
D、3个月
第10题,根据国家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商业、工业混合区的标准值是
A、昼间55分贝(A)、夜间45分贝(A)
B、昼间60分贝(A)、夜间50分贝(A)
C、昼间65分贝(A)、夜间55分贝(A)
D、昼间70分贝(A)、夜间65分贝(A)
第11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控制的主要温室气体是()。
A、一氧化碳
B、氟利昂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第12题,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应当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的是()。
A、大、中城市人民政府
B、大、中城市人民政府气象部门
C、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D、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第13题,环境权理论是由哪个国家的环境法教授提出的
A、日本
B、美国
C、法国
D、中国
第14题,在我国,取得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主要方式是()。
A、强制取得
B、法定取得
C、自然添附
D、天然孳息
第15题,我国宪法规定自然资源和某些重要的环境要素属于()。
A、私人所有
B、集体所有
C、开发者所有
D、全民所有
第16题,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首要要求是()。
A、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B、协调社会经济发展
C、满足人民基本需要
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第17题,为海洋渔业航运军事体育训练等事业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海洋环境区域是
A、海洋特别保护区
B、海上自然保护区
C、海滨风景游览区
D、自然资源保护区
第18题,《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赔偿公约》适用于什么所产生的油污
A、客轮
B、货轮
C、油轮
D、一切船舶
第19题,一般来说,各国将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是在()。
A、19世纪5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第20题,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建立
A、海洋资源保护区
B、海洋特别保护区
C、海上风景名胜区
D、海洋自然保护区
第21题,违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其污染物排放浓度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
A、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B、缴纳超标排污费
C、停产整顿
D、限期治理并由环保部门处以罚款
第22题,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的时间是
A、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
B、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
C、事故发生后64小时内
D、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
第23题,省级人民政府为实现区域水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的目标,而将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到工业污染源的法律规定是指
A、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
B、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C、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等
D、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
第24题,对于非自然人(我国原先称法人,现称为单位)能否成为危害环境罪的主体,我国刑法体现了( )的观点。
A、肯定说
B、否定说
C、混合说
D、以上都不对
第25题,对于环境犯罪的危险犯而言,犯罪结果是指
A、犯罪造成的违法状态
B、犯罪行为造成的危险状态
C、对生态要素造成的损害
D、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第26题,《刑法》第6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专门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不包括
A、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B、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
C、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D、林业工作人员渎职罪
第27题,在一定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或生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的最大剂量或者对人体和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最小剂量,称为()。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基准
D、环境基础标准
第28题,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多少倍的树木
A、5倍
B、10倍
C、15倍
D、20倍
第29题,排污单位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天内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
A、20
B、30
C、60
D、90
第30题,在环境科学里,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A、生物富集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物量金字塔
D、生物放大
第31题,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遵循的法定基本程序,环境行政处罚中最完整、适用最广泛的法定程序是指
A、简易程序
B、一般程序
C、听证程序
D、执行程序
第32题,环境科学将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A、第一环境问题
B、第二环境问题
C、资源问题
D、人口问题
第33题,依《草原法》规定,哪些开发利用活动是被禁止的()。
A、在草原上割灌木、挖药材、挖野生植物、刮碱土等
B、采集草原上的珍稀野生植物
C、在半荒漠草原挖灌木
D、在草原上拉肥土
第34题,环境无过错原则的构成要件包括
A、违法性
B、损害结果
C、因果关系
D、损害结果与因果关系
第35题,对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正确的看法是
A、解决环境问题只能放弃发展
B、先发展后治理
C、可持续发展
D、无所作为
第36题,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
A、必须予以回收
B、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C、不得向海域排放
D、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向海域排放
第37题,自然保护区内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的区域是()。
A、核心区
B、缓冲区
C、实验区
D、外围地带
第38题,环境保护单行法不包括
A、污染防治法
B、土地利用规划法
C、自然资源保护法
D、环境标准
第39题,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于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第40题,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
A、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
B、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
C、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控制制度
D、水体保护制度
第41题,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是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42题,我国《渔业法》规定,引进转基因水产苗种必须进行()。
A、环境影响评价
B、安全性评价
C、风险性评价
D、经济可行性评价
第43题,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对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A、禁止猎捕、杀害
B、经主管部门许可可以猎捕、杀害
C、大量驯养繁殖成功后可以猎捕、杀害
D、自然种群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猎捕、杀害
第44题,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
A、5dB
B、10dB
C、15dB
D、20dB
第45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见于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第46题,规定污染源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最高限额的是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基础标准
D、方法标准
第47题,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谁可以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噪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
A、国务院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国务院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第48题,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
A、应当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B、不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C、可以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D、选择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其他法规
第49题,排污者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
A、仍应缴纳排污费
B、仍应缴纳超标排污费
C、减半缴纳排污费
D、不再缴纳排污费
第50题,日本环境法的立法模式是
A、法典化
B、复合法
C、整合化
D、基本法模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