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大学】[0554]《儿童数学教育》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单项选择题】儿童的计数能力标志着他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也标志着儿童( )的初步形成。
A.加法
B.减法
C.编应用题
D.数概念
正确答案:
第2题,【单项选择题】儿童数概念的产生是在其模糊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地产生了对物体整个数目的知觉,最后才能进行逐一点数。这说明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开始于(
)
A.数数
B.认数
C.逐一点数
D.对集合的笼统感知
正确答案:
第3题,【单项选择题】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 )的活动
A.练习和应用
B.反复背诵
C.及时操作
D.活动
正确答案:
第4题,【单项选择题】儿童大致在( )年龄处于对数量的感知阶段。
A.2岁左右
B.3岁左右
C.4岁左右
D.5岁左右
正确答案:
第5题,【单项选择题】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 )
A.培养情感 、态度
B.传授知识
C.培养技能
D.发展能力
正确答案:
第6题,【单项选择题】在一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图形的数量,并问幼儿:“4个圆形和3个三角形能不能变成一样多?怎样让它们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谁想到办法了?”以上的教学是为了让幼儿体验到两数之间的(
)
A.传递关系
B.次序关系
C..数差关系
D.守恒关系
正确答案:
第7题,【单项选择题】把一个正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将分出的三角形合起来又成为一个正方形,这可以让幼儿感知到( )
A.一一对应的关系
B.传递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序列关系
正确答案:
第8题,【单项选择题】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 )的活动
A.练习和应用
B.反复背诵
C.及时操作
D.活动
正确答案:
第9题,【单项选择题】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 )基础上。
A.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
B.已有知识
C.现有水平
D.思维能力
正确答案:
第10题,【单项选择题】数的守恒标志着儿童概念发展水平,也是儿童( )的一种表现
A.思维过程结果
B.概括能力
C.分析能力
D.比较能力
正确答案:
第11题,【单项选择题】幼儿一般在( )年龄段能达到基本数的守恒
A.3岁半
B.4岁
C.5岁
D.6岁
正确答案:
第12题,【单项选择题】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 )基础上。
A.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
B.已有知识
C.现有水平
D.思维能力
正确答案:
第13题,【单项选择题】数组成中两个部分数之间存在着互换关系和( )
A.互补关系
B.大小关系
C.差数关系
D.传递关系
正确答案:
第14题,【单项选择题】“发展幼儿思维结构”指向幼儿的( )的发展。
A.数学知识
B.数学技能
C.数学操作
D.思维结构
正确答案:
第15题,【单项选择题】( )岁是儿童认识排序传递性的较好时期。
A.3岁
B.4岁
C.4岁半
D.5—6岁
正确答案:
第16题,【单项选择题】在数学教育活动中,不论是集体很多形式,还是小组活动形式,儿童的 ( )都是教育很多的基本部分
A.学习活动
B.操作活动
C.自主学习
D.练习
正确答案:
第17题,【单项选择题】儿童能理解大小和长度的相对性的年龄一般是( )
A.3——4岁
B.4——4岁半
C.5——6岁
D.7岁
正确答案:
第18题,【单项选择题】儿童大致在( )年龄处于数运算初期阶段
A.4岁半
B.5岁以上
C.3岁
D.4岁
正确答案:
第19题,【单项选择题】幼儿理解应用题比( )容易A B C D
A.算式题
B.列式
C.口编题
D.计算
正确答案:
第20题,【单项选择题】儿童大致在( )年龄处于数词和物体数量间的联系建立阶段
A.2岁左右
B.3岁左右
C.4岁左右
D.5岁左右
正确答案:
第21题,【单项选择题】学前儿童对数的理解首先理解的是( )
A.自然数
B.数的组成
C.基数
D.序数
正确答案:
第22题,【单项选择题】运用( )进行加减,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主要手段
A.操作
B.表象
C.点数
D.组成
正确答案:
第23题,【单项选择题】在数学教育活动中,不论是集体很多形式,还是小组活动形式,儿童的 ( )都是教育很多的基本部分
A.学习活动
B.操作活动
C.自主学习
D.练习
正确答案:
第24题,【单项选择题】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判断左右,却不能以客体为中心判断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其 ( )
A.动作能力发展的局限
B.语言能力发展的局限
C.想像能力发展的局限
D.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
正确答案:
第25题,【单项选择题】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 )基础上。
A.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
B.已有知识
C.现有水平
D.思维能力
正确答案:
第26题,【单项选择题】在量的教学中,幼儿期一般学习( ) A B C
A.自然测量
B.计量单位
C.标准测量
D.
正确答案:
第27题,【单项选择题】幼儿抽象水平的逻辑要建立在对( )
A.知识的内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