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大《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 )截面为内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A、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
B、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
C、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
D、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
第2题,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 )时,受拉区开始出现裂缝。
A、混凝土的实际抗拉强度
B、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C、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D、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第3题,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当受拉纵筋达到屈服强度时,受压区边缘的混凝土也同时达到极限压应变,称为()
A、少筋破坏
B、界限破坏
C、超筋破坏
D、适筋破坏
第4题,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根本区别在于,当截面破坏时( )。
A、受压钢筋是否能达到钢筋的抗压强度
B、受拉钢筋能否达到钢筋的抗拉强度
C、受压区混凝土是否被压碎
D、受拉区混凝土是否破坏
第5题,混凝土双向受力时,何种情况下强度最低?()
A、两向受拉
B、两向受压
C、一拉一压
D、两向受拉,且两向拉应力值相等时
第6题,单层厂房柱进行内力组合时,任何一组最不利内力组合中都必须包括( )引起的内力。
A、恒载
B、吊车荷载
C、风荷载
D、屋面活荷载
第7题,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
A、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
C、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
D、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第8题,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考虑,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破坏标志是( )
A、某截面屈服
B、整个梁成为可变体系
C、出现第一个塑性铰
D、梁出现裂缝
第9题,混凝土材料的分项系数为()
A、1.25
B、1.35
C、1.4
D、1.45
第10题,一般板不作抗剪计算,主要因为:
A、板内不便配箍筋
B、板的宽度大于高度
C、板一般受均布荷载
D、一般板的受剪承载力大于受弯承载力
第11题,荷载分项系数是( )的数值。
A、大于1的
B、小于1的
C、等于1的
D、任意的
第12题,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普通铰的区别是( )。
A、塑性铰可任意转动,普通铰只能单向转动
B、塑性铰转动幅度受限制,但可任意转动
C、塑性铰转动幅度受限制,其塑性区域为无限大
D、塑性铰只能单向转动,且能承受定值的弯矩
第13题,砌体结构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则其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 )。
A、0.9
B、0.85
C、0.75
D、0.7
第14题,预应力混凝土梁比较适宜的跨度范围是:
A、30 ~ 60 m
B、60 ~ 100 m
C、10 ~ 16 m
D、16 ~ 30 m
第15题,在分层法中,( )远端传递系数取1/3
A、底层柱
B、各层柱
C、除底层柱以外的其他层柱
D、梁
第16题,件满足的无腹筋梁,发生斜压、剪压、斜拉破坏形态时,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大致关系是( )。
A、斜压破坏的承载力剪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
B、剪压破坏的承载力 斜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
C、斜拉破坏的承载力斜压破坏的承载力剪压破坏的承载力
D、剪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斜压破坏的承载力
第17题,布置有单排纵向受力钢筋的梁,其截面有效高度一般可取( )。
A、h-60
B、h-35
C、h-20
D、h
第18题,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延性结构构件的可靠性指标为()
A、4.2
B、3.7
C、3.2
D、2.7
第19题,禁止设计和使用钢筋混凝土超筋梁的主要原因是:
A、强度太高
B、强度太低
C、浪费钢筋
D、脆性破坏
第20题,在单层厂房的最不利内力组合中,( )是从构件可能形成小偏心受压破坏进行组合的。
A、+Mmax及其相应的N、V
B、Nmax及其相应的M、V
C、Vmax及其相应的M、N
D、-Mmax及其相应的N、V
第21题,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 )为依据的。
A、斜拉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压破坏
D、斜弯破坏
第22题,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被超越的总时间为()的那部分荷载值,称为该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第23题,( )房屋的静力计算,可按楼盖(屋盖)与墙柱为铰接的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
A、弹性方案
B、刚弹性方案
C、刚性方案
D、B和C
第24题,在进行单层厂房结构设计时,若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积灰活载同时存在,则( )同时考虑。
A、屋面活载与雪荷载,积灰荷载三者
B、积灰荷载与屋面活载中的较大值,与雪荷载
C、屋面活载与雪荷载中的较大值,与积灰荷载
D、只考虑三者中的最大值
第25题,控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因碳化引起的沿钢筋走向裂缝最有效的措施是()
A、减小钢筋直径
B、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C、选用合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D、增加钢筋的截面面积
|
|